《宋诗三百首》中的文学价值与审美取向
书名:《宋诗三百首》
作者:苏轼、黄庭坚、陆游等宋代诗人
出版社:中华书局
出版时间:2007年
《宋诗三百首》是一部汇集了宋代三位著名诗人苏轼、黄庭坚、陆游等人的诗作的经典选集,本书由中华书局于2007年出版,旨在为广大读者展示宋代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独特审美价值,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,分别收录了苏轼、黄庭坚、陆游等人的诗作,每首诗都附有作者的简介和详细的注释,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境。
1、苏轼诗选
- 苏轼简介
- 诗选赏析
- 《题西林壁》
- 《赤壁赋》
- 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
2、黄庭坚诗选
- 黄庭坚简介
- 诗选赏析
- 《登高》
- 《题临安邸》
- 《寄黄几复》
3、陆游诗选
- 陆游简介
- 诗选赏析
- 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》
- 《游山西村》
- 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
宋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,雅俗文学观在宋代文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。《宋诗三百首》中的诗歌作品,既有高雅的文人诗,也有通俗的民间诗,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1、雅文学观
宋代雅文学观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,追求诗歌的意境、情感和艺术表现力,在《宋诗三百首》中,苏轼的《题西林壁》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水的壮丽景色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;黄庭坚的《登高》以雄浑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,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高雅情怀。
2、俗文学观
宋代俗文学观强调诗歌的实用性,追求诗歌的通俗易懂,贴近民众生活,在《宋诗三百首》中,陆游的《游山西村》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美好,反映了宋代民间文化的繁荣;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以通俗易懂的词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,展现了宋代民间文学的广泛影响。
《宋诗三百首》中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,也反映了宋代雅俗文学观的交融与互动,通过对这些诗歌的研究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审美取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