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(1912-1949)》:百年史料的梳理与解读
《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(1912-1949)》
作者:王立诚
出版社:北京大学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10年
《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(1912-1949)》一书由著名学者王立诚所著,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于2010年,该书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,对中国文化在1912年至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内的对外译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与解读。
书的大纲如下:
1、对外译介的背景与意义
2、研究范围与方法
二、1912-1949年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概述
1、译介内容的演变
2、译介方式的多样化
3、译介主体的多元化
1、文学作品的译介
2、哲学与思想的译介
3、历史与地理的译介
4、艺术与科技的译介
1、翻译与改写
2、介绍与评论
3、译介的传播途径
1、政府机构与学术团体
2、出版商与发行商
3、译者的角色与贡献
4、译介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影响
1、1912-1949年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成就与不足
2、对当代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启示
本书作者王立诚,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研究,具有丰富的学术积累和独特的视角,在书中,他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挖掘与分析,揭示了中国文化在20世纪初至中叶的对外译介历程,全书共分为六章,全面梳理了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历史背景、内容、方式、主体及影响。
在第一章引言中,作者首先阐述了对外译介的背景与意义,指出对外译介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,对于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,作者明确了研究范围与方法,为后续章节的论述奠定了基础。
第二章对1912-1949年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进行了概述,分析了译介内容的演变、译介方式的多样化和译介主体的多元化,这一章节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对外译介画卷。
第三章详细分析了译介内容,包括文学、哲学、历史、地理、艺术和科技等方面,通过对这些领域的译介,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。
第四章探讨了译介方式与特点,包括翻译与改写、介绍与评论以及译介的传播途径,这一章节揭示了译介方式的演变和特点,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的视角。
第五章重点分析了译介主体与影响,包括政府机构、学术团体、出版商、发行商、译者的角色与贡献以及译介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影响,这一章节对于理解译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第六章结论中,作者总结了1912-1949年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成就与不足,并对当代中国文化对外译介提出了启示,本书不仅为研究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,也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