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氏医学丛书《病源候论》卷28-34:中医理论的瑰宝与传承
作者:周学海
出版社:人民卫生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07年
《病源候论》是周氏医学丛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,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周学海所著,该书共分为卷28-34,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中病源候的理论和临床应用,被誉为中医理论的瑰宝。
周学海,字海若,清代著名医学家,曾任清政府太医院御医,他一生致力于中医学研究,对中医理论、临床、方剂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,被誉为“清代医学巨匠”。《病源候论》是其代表作之一,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。
卷28:病源候论总论
本卷主要介绍了病源候论的基本概念、起源、发展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,阐述了病源候论的形成过程、研究方法、主要内容等。
卷29:病源候论分类
本卷将病源候分为寒热病、湿病、痰病、血病、气病等五大类,对各类病源候的病因、病机、症状、治疗原则进行了详细论述。
卷30:病源候论辨证
本卷主要介绍了病源候的辨证方法,包括四诊合参、病因辨证、病机辨证、症状辨证等,通过辨证论治,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。
卷31:病源候论治法
本卷详细阐述了病源候的治疗方法,包括内治法、外治法、食疗、针灸、推拿等,强调治疗方法应根据病情、体质、病因等因素综合考虑。
卷32:病源候论方剂
本卷介绍了病源候常用的方剂,包括经方、时方、验方等,对方剂的组成、功效、用法进行了详细阐述。
卷33:病源候论临床应用
本卷结合临床实例,对病源候的理论进行了深入剖析,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病源候的内涵,提高临床诊疗水平。
卷34:病源候论研究进展
本卷介绍了病源候论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,包括理论探讨、临床应用、实验研究等方面,展示了病源候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。
《病源候论》卷28-34作为周氏医学丛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,对中医学病源候的理论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全面、系统的阐述,该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,而且对中医临床工作者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,在传承和发展中医学的道路上,该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