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自然的概念:1919年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塔纳讲座的启示》
在1919年11月,一位著名的学者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塔纳讲座上,对“自然”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,这位学者便是阿尔弗雷德·诺思·怀特海德(Alfred North Whitehead),他的演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以下是对这次演讲及怀特海德相关著作的介绍。
书名:《过程与实在》
作者:阿尔弗雷德·诺思·怀特海德(Alfred North Whitehead)
出版社:Harvard University Press
出版时间:1925年
《过程与实在》是怀特海德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,首次出版于1925年,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怀特海德的过程哲学思想,对后来的哲学、科学和宗教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介绍:
《过程与实在》是怀特海德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,它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,也是一部关于宇宙观和人生观的思考,怀特海德在这本书中提出了“实在”是由无数事件组成的动态过程,而非静态的物质实体,他强调,现实世界是由不断发生的事件构成的,每个事件都是前一个事件的后果,同时也是后续事件的起因。
大纲:
1、引言:介绍怀特海德的过程哲学思想及其背景。
2、实在的概念:阐述怀特海德对“实在”的理解,即实在是由事件组成的动态过程。
3、事件与过程:分析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,以及它们如何构成现实世界。
4、知识与信仰:探讨人类如何通过知识和信仰来理解实在。
5、宗教与道德:分析宗教和道德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。
6、总结怀特海德的过程哲学思想及其对现代哲学和科学的启示。
在1919年11月的塔纳讲座上,怀特海德对“自然”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,他认为,自然不是静态的,而是由无数事件构成的动态过程,这种观点与当时盛行的物质实体论形成了鲜明对比,为后来的生态哲学和过程哲学奠定了基础。
怀特海德的过程哲学思想在《过程与实在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,他的演讲不仅对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听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也为整个学术界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,时至今日,怀特海德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,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