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华民国实录》第二卷:内战烽烟下的民国十六年至二十年(1927.4-1932)
《中华民国实录》第二卷:内战烽烟下的民国十六年至二十年(1927.4-1932)是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、学者郭廷以编撰的一部历史纪实作品,本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首次出版,是《中华民国实录》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郭廷以,字子仪,生于1903年,江苏苏州人,他曾任教于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,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、教育家,郭廷以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,著有《中国近代史》、《辛亥革命史》等多部历史著作,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《中华民国实录》第二卷以民国十六年至二十年(1927.4-1932)为时间背景,详细记录了这一时期内战烽烟下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,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卷,上卷主要介绍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、政治局势、军事冲突以及重要历史事件;下卷则着重分析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、文化教育发展以及民众生活变迁。
本书大纲如下:
第一章:历史背景与政治局势
1、1 民国十六年(1927年)的历史背景
1、2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
1、3 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的对峙
第二章:军事冲突与重要事件
2、1 桂系、滇系、粤系等地方势力的崛起
2、2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巩固
2、3 中日关系紧张与九一八事变
第三章:社会经济状况
3、1 土地改革与农民问题
3、2 工商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
3、3 财政金融状况与通货膨胀
第四章:文化教育发展
4、1 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
4、2 学术研究与文化繁荣
4、3 民众生活与文化娱乐
第五章:民众生活变迁
5、1 民众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的变化
5、2 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
5、3 民众信仰与道德观念的演变
《中华民国实录》第二卷:内战烽烟下的民国十六年至二十年(1927.4-1932)以其详实的历史资料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客观的叙述风格,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,本书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、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