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治针经卷2:中医针灸的瑰宝与传承
作者:杨继洲
出版社:人民卫生出版社
出版时间:1982年
《证治针经》是明代著名医学家杨继洲所著的一部针灸学著作,该书系统总结了前人针灸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,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,卷2作为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针灸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阐述。
《证治针经》卷2共分为三个部分,分别为“经络总论”、“穴位应用”和“针灸疗法”。
1、经络总论
卷2首先对经络进行了系统论述,详细介绍了十二经络的走向、起止点、循行路线、功能特点等,通过对经络的深入研究,使读者对针灸学的理论基础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。
2、穴位应用
卷2对穴位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,包括穴位的位置、取穴方法、针刺手法、适应症等,书中不仅介绍了常用穴位,还详细介绍了许多特殊穴位和特效穴位,为临床针灸提供了丰富的选择。
3、针灸疗法
卷2对针灸疗法进行了全面介绍,包括针刺疗法、艾灸疗法、拔罐疗法等,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疗法的操作方法、适应症、禁忌症等,使读者能够掌握针灸疗法的精髓。
1、经络总论
在经络总论中,卷2首先介绍了十二经络的走向和起止点,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,止于手指尖;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,止于足大趾,卷2阐述了十二经络的循行路线和功能特点,如手阳明大肠经主司呼吸、消化,足太阴脾经主司血液、肌肉等。
2、穴位应用
在穴位应用部分,卷2详细介绍了常用穴位的应用,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,具有清热解毒、醒脑开窍的作用;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,具有健脾和胃、补中益气的作用,卷2还介绍了特殊穴位和特效穴位的应用,如神门穴、太冲穴等。
3、针灸疗法
在针灸疗法部分,卷2对针刺疗法、艾灸疗法、拔罐疗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,针刺疗法包括毫针刺法、温针法、电针法等;艾灸疗法包括艾条灸、艾炷灸、艾灸器灸等;拔罐疗法包括火罐、水罐、抽气罐等,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疗法的操作方法、适应症、禁忌症等,使读者能够掌握针灸疗法的精髓。
《证治针经》卷2作为一部经典的针灸学著作,对于研究中医针灸理论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,通过对经络、穴位、针灸疗法的深入研究,卷2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针灸知识和实践经验,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针灸事业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