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红字》——霍桑笔下的罪恶与救赎
《红字》是美国19世纪著名作家纳撒尼尔·霍桑创作的一部小说,由霍桑出版社于1850年首次出版,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、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独特的叙事风格,成为了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。
纳撒尼尔·霍桑(Nathaniel Hawthorne),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,生于1804年7月4日,逝世于1864年5月19日,霍桑的作品多涉及个人罪恶、道德困境和社会问题,其文学成就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。
《红字》的出版时间是1850年,由霍桑出版社发行,这部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7世纪的波士顿,讲述了主人公海丝特·普林(Hester Prynne)因通奸罪被判处佩戴红字“A”(代表“罪”)的耻辱,以及她在困境中如何坚持自我、寻求救赎的故事。
《红字》的大纲如下:
1、海丝特·普林与牧师亚瑟·丁梅斯代尔(Arthur Dimmesdale)在波士顿的教堂里秘密结婚,但丁梅斯代尔因害怕失去教职而隐瞒了这段婚姻。
2、海丝特与商人齐林沃斯(Chillingworth)通奸,生下一子,取名珍珠(Pearl),齐林沃斯发现后,发誓要找出孩子的父亲。
3、海丝特被审判,被迫在公众场合佩戴红字“A”,成为众人的耻笑对象,丁梅斯代尔作为牧师,在教堂里默默忍受着内心的痛苦。
4、齐林沃斯追踪到丁梅斯代尔,揭露了他的罪行,丁梅斯代尔在众目睽睽之下承认了自己的罪行,并在临终前向海丝特坦白了一切。
5、海丝特在丁梅斯代尔去世后,带着珍珠离开了波士顿,开始了新的生活。
《红字》这部小说通过海丝特·普林的故事,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的矛盾,小说中的红字“A”象征着罪恶,同时也代表着海丝特内心的救赎,在小说中,霍桑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,展现了人们在罪恶与救赎之间的挣扎。
在《红字》中,霍桑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,如红字“A”、森林、教堂等,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环境,小说中的红字“A”不仅是海丝特罪恶的标志,也是她勇敢面对现实、坚持自我、寻求救赎的象征,森林象征着波士顿社会的黑暗面,教堂则代表着宗教的虚伪和道德的束缚。
《红字》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象征意义的小说,它通过对海丝特·普林一家的命运描写,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,以及社会道德的矛盾,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,而且至今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,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