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纲目》——中草药资料的宝库
《本草纲目》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药物学巨著,由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,该书自明代万历年间(1578年)开始编纂,历时27年,于公元1578年正式出版。
作者信息:
作者:李时珍
出版社:明万历年间刻本
出版时间:1578年
《本草纲目》是一部集我国古代医药学之大成的著作,全书共52卷,分为16部,收录了1892种药物,其中新增药物374种,该书详细记载了药物的名称、形态、产地、采集、炮制、药效、用途等,是中草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。
书的大纲如下:
介绍了《本草纲目》的编纂背景、目的和过程。
说明了《本草纲目》的编纂原则、体例和注意事项。
分为16部,具体如下:
1、矿物部
2、花草部
3、果实部
4、茎叶部
5、木部
6、虫鱼部
7、禽部
8、兽部
9、火部
10、水部
11、土部
12、金石部
13、零余子部
14、草部
15、药物部
16、神仙部
收录了大量的药物配方和治疗方法。
附有药物的插图,便于读者辨识。
《本草纲目》的介绍:
《本草纲目》是我国古代医药学的瑰宝,被誉为“东方药物学巨典”,该书在编纂过程中,李时珍广泛收集了民间药方、古代医书、药材标本等资料,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,书中不仅详细记载了药物的性状、功效和用法,还注重药物的产地、采集、炮制等环节,为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《本草纲目》在医药学领域具有极高的价值,不仅为后世医药学家提供了丰富的药物学资料,还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,时至今日,《本草纲目》仍被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视为宝贵的参考资料,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《本草纲目》作为一部中草药资料的宝库,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,更是一部反映我国古代医药学成就的百科全书。